這篇就不po到lofter去了以免引戰,但我真的只是好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一本書叫做《陌生人的慰藉 The Comfort of Strangers》,這是Ian McEwan早期的作品。我接下來會提到這本書的結局,如果你怕爆雷的話請不要繼續看下去了喔。
一對情侶到了風景如畫的城市旅遊,邂逅一對神祕的夫妻。作者雖然沒有明說,但從他的描述我們可以很清楚知道書中的這個城市是威尼斯。我們可以把這本書拿來和Thomas Mann的《魂斷威尼斯 Der Tod in Venedig》做一個有趣的對比,兩個故事都是發生在威尼斯,他們同樣都和死亡,還有對美的追求有關係。一個是從追求者的角度出發,另一個則是著重在被追求者。追求者被美麗的人吸引,窺視他、跟蹤他。兩本書不同的是追求者對待被追求者的行為,魂斷威尼斯的老作家只為了多看一眼美少年的身影最後染上瘟疫而死,美少年翩然離去,始終不知道他有一個這樣愛慕者;陌生人的慰藉裡的那對夫妻,他們喜愛男主角的容貌,把他當成是一種美麗的存在,但他們想辦法得到他之後並沒有好好珍惜他,而是虐待他致死。
這讓我想到同人作者對筆下角色的態度。我今天不是要來說誰對誰錯喔,但我挺好奇的。大家都是喜歡這個角色才會為他動筆寫文的,讓這個角色在自己的想像裡有和原著不同的命運和發展,有更多的可能性。以我個人而言,我會想要把所有好的東西都塞給我喜歡的角色,我會希望他們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無論他們在原作裡多麼不幸悲慘辛苦,至少他們在我筆下的世界裡會是安全而快樂的。
但是每個人的萌點不一樣,有些人也喜歡讓心愛的角色吃點苦頭。虐心那是一種情感和劇情的表現方式,這不在我們今天討論的範圍裡,我想說的是虐身。不管哪個圈子都有喜歡寫虐身文的作者,有些用暴力,有些是用性侵害。像我之前就看過有個作者特別喜歡寫那個角色遭到許多暴力的對待,而且她會鉅細靡遺描寫那些過程和細節,還有主角疼得死去活來的感覺,什麼折斷手指啊、吃碎玻璃啊、被開腸剖肚啊,如果那個角色是中國人,她八成會讓那個角色把十八層地獄裡的處罰都走一次吧。她討厭那個角色嗎?她愛得很啊。當然她也被圈子的人圍毆了,我想這是每個寫邊緣題材的人都要承受的後果吧。
我們都喜歡美的事物,但有時候人們會想要破壞他的美好與無暇,認為經受過這些磨難更能凸顯美本身的光芒。因為他太美了,所以要摧毀他,要剝下他完美的外殼,脆弱甚至崩潰的內裡更吸引人。他們受的罪是一種磨練,更強化他們的心智和美好。喜歡看到一片白雪上的一抹鮮血,喜歡看到美麗臉龐流下的淚珠,喜歡用悅耳的聲音發出苦痛的呻吟。有人不捨得我們喜歡的角色再多受一點苦,有人更喜歡他身陷痛苦中的反應。我今天不是要來辯出個對錯輸贏,想像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梗好什麼不好。而且我一向尊重創作自由,我覺得只要這樣內容有爭議的文,做好警告,做好防護措施,她要怎樣折騰角色那都是她的事,即使與角色的個性不符,即使這樣的劇情並不合理,那也都是作者的創作自由。
但我總是感覺,當然不是全部,但或許一部分愛虐身的作者,可能年紀不大,或者本身沒有經受過什麼苦痛。她們喜歡看到角色承受極大的痛苦,被揍,被性侵,角色很慘能帶給她們興奮的感覺,或者認為自己的角色層次能被挫折與屈辱打磨得更上一層樓。但這些作者對痛苦或許沒有明確的概念,沒有親身的感受過,所以不是很清楚她們對角色做這樣的事是多麼殘忍,即使這些只是我們筆下的虛擬人物。就好像我們都知道性侵很可怕,很噁心,但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不會真正知道那到底是怎麼樣的感覺。我們可以想像,但和親自遭遇到的感覺比起來,還是天差地遠的。我想任何一個待過集中營的人都不會覺得拿集中營來做背景的文會很萌,因為他們知道在裡頭就像身處地獄一樣。我想重點應該還是放在,這篇文能不能感覺到愛。如果有,那也只能說作者口味清奇,那麼因為這樣極端的內容引來批評也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如果沒有,或許這樣的文和劇情只是用在滿足作者本身對於暴力虐待偏頗的喜好和不切實際的嚮往,藉由這樣的表現方式來滿足怪異不符合世人價值觀的祕密想像?老實說我還滿好奇的。
但我也只能說我會對這樣的文繞道而已。我還是喜歡我心愛的人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我想要我喜歡的角色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或許小家子氣,但那是我所能想到,給我喜愛的角色,最好的東西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