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米奇7號 Mickey 7

奉俊昊執導的新電影《米奇17》Mickey 17已經拍了,現在正在進行後製,預計2024年上映。這是我們名導收割機羅伯派汀森第一次和奉俊昊合作,相信會有不錯的火花。這部電影是改編自一部科幻小說叫《米奇7號》Mickey 7,台灣已經有出版,我也已經看完了。

簡單說一下劇情,就是在未來的星際探險任務裡有個叫「消耗工」的職位,他會負責執行各種危險的工作,像是在宇宙輻射的照射下修理太空船,到危險的地形進行探測,做人體實驗。因為執行這些任務會有很大的死亡風險,在消耗工死掉之後,他們就會被複製出來,原本的個性和記憶也會被完整地複製保存下來。書名米奇7號就是這是發生在消耗工米奇(他是1號)的第6個複製人身上的故事。電影改成米奇17,很大的可能就是電影中增加了更多死去的米奇複製人,到時候我們可能會看到羅伯演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死法。我覺得他應該會演得滿開心的。

但小說整體而言,我覺得滿普通的,看完以後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他對於複製人相關的一些倫理探討並沒有深究,只是用特修斯之船的故事來簡單說明一下。特休斯就是希臘神話中殺死克里特島上的半人半牛怪物米諾陶洛斯的國王,他克里特島要返回雅典的時候,因為要修繕船隻,修補替換掉船體許多塊木板。希臘作家普魯塔克以此提出一個問題,如果這艘船在修繕的過程裡把所有的木頭都換掉了,那麼這艘船還是原來那一艘嗎?就像赫拉克利特之河的問題,你此刻踏進一條流動的河水,跟你下一秒踏進去的是同一條河流嗎?對於米奇來說,每一次的複製都像是睡了一覺醒來一樣,他保有原來的記憶、個性和情感,但他的身體已經不再是原來的身體了,而是生物列印的產品,他還算是米奇嗎?他有靈魂嗎?有的話,是米奇的靈魂嗎?書中並沒有做出太多太深刻的探討,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嚴肅的作品。

很多描寫複製人的故事都會針對複製人到底算不算人來探討,像《別讓我走》就是否定方立場下一個殘忍的呈現。如果將來人類走到複製人這一步(我認為是一定會的),我不會認為他們不是人,但也不認為他們和原來的人是同一個。我無法理所當然地「消耗」他們,無論是讓他們去進行自殺式的工作或是用他們的器官。他們只是有同樣DNA,但仍是不一樣的個體,有不一樣的靈魂(如果你相信有靈魂的話)。

我們先假設這些複製人就和電影小說裡的一樣,看起來跟我們一般人無異,只不過他們不是被母親生出來的,而是科學的產物。我不認為大部分的人就有辦法無視他們的喜怒哀樂,把這些複製人當成是物品或一塊會走動的肉。會這樣做的人,肯定是因為這樣想會對自己有利。把他當成是一塊沒有靈魂的肉,我就可以從他身上獲得好處,或許是一個健康的器官,或許是一個可以任意折磨的奴隸。會這樣想的人不管他的理由是什麼(一定會有宗教的理由)就是自私然後藉機釋放人性裡黑暗部分,肯定不是什麼好人。

不過這本書真的沒有要講那麼多,就是一個有點歡樂的宇宙社畜的故事而已。

讓我更有興趣的其實是書中有描寫到人類在移居到外太空之後在各個星球上建立殖民基地的過程和結果。在書中的設定裡,人類在建立外星殖民基地已經是很常見的了,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他有簡單敘述一下失敗的原因,沒有詳細的描寫,讓我覺得很可惜。對於殖民基地的生活,也僅止於作為背景的建構。然後他們在殖民星球上碰到的原生物種,是伏蟲,蟲族類的外星生物,我們已經看得很多了,只是兇猛不兇猛,有沒有智慧的差別而已。

我把這本書描述得很無聊的樣子,雖然比不上那些建構宏大的科幻劇作,但其實不難看啦,只是比較輕鬆一點,很快就可以讀完。奉俊昊和羅伯都很有個人特色,相信他們的合作會把消耗工的故事拍出很有趣的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