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季女王又換人演了,這次是哈利波特裡演恩不理居教授的Imelda Staunton,來演繹老年的女王。不知道為何,我看著她實在無法入戲,雖然她的外型和聲音,真的跟女王很像。我後來發現,大概是因為這一季的女王,是王冠系列到目前為止,表情最嚴厲也最不快樂的,所以看著她我總是更多地聯想到恩不理居教授。不過這一季王冠的劇情和時序,本來就是英國王室的多事之秋,主要還是因為黛安娜和查爾斯的離婚風波,還有整個王室面臨來自時代和民眾的巨大挑戰。子女們的婚姻一個比一個糟,菲利普親王還有「紅粉知己」,也難怪女王老是不開心的樣子。
然後這季的查黛怨偶,終於走向離婚,中間撕破臉撕得多難看,也有演出來。像是查爾斯和卡蜜拉的鹹濕對話被竊聽流出,黛安娜接受電視節目專訪說出了「這段婚姻裡有三個人,有點太擠了」的名言。雖然的確是發生過的事情,但是把它演出來,總是有炒作八卦肥皂鬧劇的感覺,也因為如此,這一季在國外評價不如前四季。甚至還有查爾斯疑似想拉攏當時的首相梅傑向女王「逼宮」的劇情,引得王室大怒,發聲明批評劇情不實而且惡劣。不知道為什麼我也不太喜歡這一季,總覺得很雜亂無章。
嚴格說起來我覺得這一季的主角除了女王,就是查爾斯,連黛安娜都沒有那麼重的戲份。查爾斯現在已經是查爾斯三世了,名望比之前還是王子的時候好很多。在和黛安娜離婚那段期間,他大概是全英國人最不喜歡的王室成員了。但影集儘管有暗示逼宮的劇情,對他的呈現角度卻是帶有同情的。和第四季的查爾斯是個徹底的王八蛋渣男不同,這一季和第三季一樣,讓觀眾看到查爾斯的痛苦,還有他真的想位王室尋找出路的努力。他對待妻子的確很惡劣,但不能否認他對卡蜜拉也是真的很專情;老是跟王室其他人唱反調也是很煩,但他也是真的不希望王室被人民淘汰,想要透過改革來延續王室的存續。他的確是養尊處優的王子,但他也利用他的基金會讓許多人獲得幫助。只是他一直抱怨自己的待機狀態真的很白目。你如果不想待機就要你的老媽死掉耶。有志難伸很痛苦沒錯,可是一直抱怨在這個位置上有志難伸,聽起來就像是希望你媽死掉一樣。
儘管如此它還是有個一貫的主體,那就是王室在時代變遷裡的不知所措,還有身處在王室裡的每個人都有他們的痛苦與無奈,這其實也是貫穿整個影集的骨幹。從當初被迫登上王位的喬治六世,到被逼和情人分開的瑪格麗特公主跟查爾斯,在重重規矩裡崩潰窒息的黛安娜,甚至女王本人,都要為了王室的顏面接受丈夫無理殘酷的要求,眼淚只能硬逼回去。這個君主制的體制,會把每個有獨特個性的人,要不就是磨去所有稜角成為每個人期待的模樣(瑪格莉特、菲利浦),要不就被逼走(莎拉、黛安娜)。他們也想過透過「引進」有鮮活個性的人來活化改變王室,但都失敗了。他們也試過反抗,也失敗了。體制需要他們的維護,但同時也牢牢地控制他們。
這時候就要離題講一下哈利和梅根。剛好他們主導拍攝的紀錄片也在網飛上架,我勉強看了第一集,受不了兩人做作又不停抱怨,就按了不喜歡退追了。這齣完整記錄他們的心路歷程,花了整整六集讓他們大吐苦水,說出「他們那一方的故事」的紀錄片,在imdb上的評分目前來到4.6,爛番茄上的觀眾評價更只有18趴,我想很能說明民眾對他們的觀感。批踢踢影集板有勇者以身試毒,寫了完整的心得和大綱: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670914722.A.326.html
https://www.ptt.cc/bbs/EAseries/M.1671161524.A.658.html
我覺得他們很明顯想要拿黛安娜當年的悲劇,來連結自己的處境,以為這樣就能獲得大眾的支持,真是太可笑了。黛安娜當年的確鬧得風風雨雨,她做了很多傳統王室不能接受的事情,但是民眾依然支持她。大家對她被困在不幸婚姻和冷漠王室裡的痛苦,都抱著同情的態度,她最後不幸離世到現在這麼多年了,人們還是記得她的大眼和笑容。一看到影集演到查爾斯對她如何惡劣,還是能把查爾斯和卡蜜拉罵上全球趨勢榜。哈利和梅根,特別是梅根,似乎很希望自己成為第二個黛安娜(當然不希望有她最後的結果)。她希望人們認為她們有相似之處:都是有個性的女人,都是為了愛情嫁入王室的局外人(可是人家黛安娜本身就是貴族,第四季還演了她和柴契爾夫人去女王的巴爾莫勒爾城堡度周末時表現的差異,平民勞工階級出身的柴契爾夫人處處格格不入,黛安娜就非常自然),都受到王室冷漠的對待,都被媒體窮追不捨,都在這個體制下崩潰甚至企圖自殺。最後還有一點最重要,就是她們都離開了王室。
可是哈梅和黛安娜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和待遇。黛安娜獲得了全世界的同情,而哈梅則是被嫌棄到不行(美國還有一些哈梅的支持者但多數英國人真的很討厭他們)。為什麼同樣的困境沒有帶來同樣的同情?哈利甚至還是黛安娜的兒子。
黛安娜可以獲得民心不只是因為她美麗,有高知名度,而是因為即使那麼多的不快樂與難堪,黛安娜還是兢兢業業地執行公務。她利用自己的高知名度去行善,幫助了很多人。當初卡蜜拉360度花式被罵,可是她多年來兢兢業業地執行公務,現在英國人也可以接受她了,女王原本不允許她做查爾斯的王后,後來也允許了;凱特剛嫁給威廉的時候也是被全方位嫌棄,可是她多年來兢兢業業地執行公務,現在英國人民看她也順眼了。
梅根嫁給哈利不到兩年,就哭著跑走了。接下來就是不停地抱怨,賣慘。她不可能不知道嫁給王室成員會帶來的變化,但她選擇嫁了,之後不適應王室斷然離開,我覺得也挺好的。可是他們兩個一邊說要脫離王室獨立生活,一邊又把王室給的頭銜註冊個遍(然後被女王阻止了);不願意做王室成員的工作,但錢一分也不能少,頭銜一個不能拔;說要過正常人的生活;然後跑到狗仔雲集的好萊塢去定居;說沒有隱私好痛苦,卻敲鑼打鼓上歐普拉節目大爆料,還拍紀錄片大講特講自己和家人的私事;這邊說不屑王室成員的身分,卻還是用王室成員的身分去賺取所有的收入;哈利以前說過自己得到來自家人的許多支持,現在又說家人沒有給他任何支持。又要好處又不要責任,又要當xx又要立牌坊,我是英國人民也無法接受。
「戴著王冠的頭也頂著不安。」這句出自亨利四世的莎士比亞名言最能代表整個王冠影集。你身處這個環境,擁有頭銜特權,享受榮華富貴,同樣隨之而來的,是犧牲和責任。沒有人在這個體制裡可以全身而退,能夠保持完整的自我而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如果你不喜歡不適應,不是離開,就是咬牙撐下去,拖著這個逐漸被時代洪流淹沒的體制繼續前進。我認為他們當然會有不合時宜之處,但他們也理解王室對英國的重要性,願意去做出改變來延續,就這點而言,不該否認他們的努力。
第五季結束在查爾斯到香港參加1997年的移交典禮,在淒風苦雨中,將統治了152年的香港,交還給中國。結合查爾斯和新任的首相布萊爾的談話,表明他希望王室有所改革,而他將會是一個和他母親截然不同的君主。王冠第五季開拍的時候,香港從反送中開始的一連串抗爭,已經發生兩年了。不知道編劇是否想要用這兩點來做對比,或者丟出一個質疑,那就是新的時代真的就是比較好的時代嗎?就香港來說,顯然新的時代並沒有比較好,從現在看來,簡直糟糕透頂。中國人很喜歡用家庭男女關係來比喻事情,對於港英中,他們的說法是,英國是養母,而香港回到親生母親中國的懷抱。可是英國這個養母,把香港養得漂漂亮亮,成了美豔富有的千金大小姐,回到生母的懷抱之後呢?被虐待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那麼查爾斯接手後的英國王室呢?儘管他很有革新的遠見和勇氣,但是不是就會做得比伊莉莎白二世好,只能等時間給出答案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